一、如果你不是那么幸运,如果你的父母曾经伤害过你,又该怎么办
他们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地作为一个孩子而生活,而是不得不在几乎一瞬间长大,来应对日复一日的嘲讽、贬低、谩骂或漠视。他们也许吸收了这些“我自己不重要”的信息,为自尊和自我价值而挣扎多年。疗愈创伤的方法并不是追溯到过去,去怪罪父母的不足之处。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
仅仅去埋怨、怪罪可能会让你现在原地,沉溺在痛苦、愤怒甚至恐惧之中,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而且你还有被过去所束缚的风险。它会让你带着巨大的伤口在社会徘徊,因为自己糟糕的童年,而觉得整个世界对你有所亏欠。但是忽略这些创伤同样不健康。毫无疑问,童年是晦暗的。这并不公平 —— 甚至是一种残忍且故意的伤害。
二、低估痛苦并不会消减它的影响…
有很多人也会做出一样的事情。你的过去并不一定会影响你。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但你可能会认为,如果我拒绝或者低估它,就能让事情处在掌控之中。或许让人有些悲伤,但并不是这么回事。那个恐惧的小孩,震惊的小孩,饥饿的小孩,孤独的小孩,需要关注的小孩…那个孩子仍然在你的身体之内,等待你去发现和理解。那么,你要如何从过去的伤害中治愈自己呢?四、治愈四步走:发现、共情、连接、倾诉
1)、发现现实中所发生的事情“发现”意味着允许自己去认识到成长过程中影响自己的事件,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是拒绝或者低估这些被施虐或是忽略的童年经历,会让你在情感上被困住,更容易让这些经历的负面影响出现在生活之中。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
2)、对自己共情如果一个孩子带着手臂上流血的伤口跑向你,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你不会说:“好在手没断。”你会帮这个孩子止血,并安抚 ta。这就是所谓“共情”。看到别人的痛苦,同情造成痛苦的不幸,并尽力帮助别人。你也可以对自己共情。这并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沉溺过往,“活在往日”。事实上,对自己共情正是最有可能领你从过去的泥淖中走出的方法。
3)、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允许痛苦露出水面去体会自己的所有情绪会很困难。你可能想要完全远离痛苦的情绪。你或许会告诉自己: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并不好受。你或许真的害怕感受到痛苦。你可能已经习惯于要么麻木,要么陷在某种情绪之中。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
你或许觉得保持愤怒会让你更好受,因此什么事情都能激起你的怒火… 又或者停留在恐惧之中,因此你总是忧心忡忡。尝试冒着风险去改变 —— 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做事情确实会让人害怕,但会很有回报。就像泰伦斯·雷亚尔(Terrance Real)的书《我不想谈论这件事(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所说:如果你感觉不到,那就好好活着。
4)、将你的经历向你信任的人倾诉学会如何抚平自己的情绪痛苦,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或许能够给你带来儿时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愿意去理解和帮助你。
不管那个人是你的父母、好朋友、还是咨询师。总有人愿意听你诉说,但你需要找到踏出倾诉的第一步。如何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
不少有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分配给子女的爱并不均匀.逻辑上大家可能都会认为,得到最少爱的孩子会对父母最不好,得到父母最多爱的孩子会对父母最好. 但例外随处可见那些从小得到父母最多关爱的孩子,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往往不会承担起赡养照顾父母的责任,为什么家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忍受孤独,不能一个人独处?疗愈童年创伤,从TA开始. 为什么有些人总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愤怒,对他人的批评会反应过度?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闷闷不乐,看不到他们开心的样子?疗愈童年创伤,从TA开始. 答案很可能是因为他们
现代社会,社交媒体对孩子们影响特别大,当代青少年为什么更脆弱,易抑郁?能够轻易掌控和放大各种情绪.那些悲伤或消极的情绪,往往会被无限倍地扩大.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美国流媒体Netflix曾拍过一个纪录片The Social Diemma,翻译过来叫《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因为没有完美的人,所以没有完美的父母,治愈童年需要做好这件事!而父母的不完美,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童年的创伤. 比如,治愈童年需要做好这件事!小时候很少被父母关爱的孩子,长大后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人或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怎样化解年幼的时候遭受的创伤? 幼年经历对人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一个人在幼年时被对待的方式,形成的情感模式构成其生命的底色. 01,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发生, 却能改变对那些发生的看法 一个
下面这五类口头禅,是不是很熟悉? 你给我听好了,我说不行,就不行,睡觉去/写作业去,现在就去! 1,控制孩子 这些话霸道,专制,不允许孩子有异议和自己的思考.爸妈无心一句话,孩子会内伤好久. 时间长了,要么收获一个同样霸道,专制的孩子,爸妈无心一句话,孩子会内伤
只是每个人的经历有一些差异. 我们的内心深处是矛盾的,就像两个人在斗争, 一个人(A)说:父母为我付出那么多,他们多不容易,孝道是一场道德绑架吗?我如果不按他们说的去做,那就很对不起他们. 另一个人(B)说:他们的很多想法和我不一样,甚至有时候让我很痛苦,我不
一,如果你不是那么幸运,如果你的父母曾经伤害过你,又该怎么办 他们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地作为一个孩子而生活,而是不得不在几乎一瞬间长大,来应对日复一日的嘲讽,贬低,谩骂或漠视.他们也许吸收了这些我自己不重要的信息,为自尊和自我价值而挣扎多年.疗愈创伤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