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
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下性格特征?
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害怕别人讨厌自己;
不懂得理性拒绝别人的要求,刻意迎合别人;
善于察言观色,一感觉对方不高兴,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就忍不住先道歉;
在友情、恋爱中特别依赖对方,担心关系破裂,害怕被抛弃或者被背叛;
朋友很少,一旦被背叛,孩子情绪波动非常大,甚至情绪严重低落,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如果你发现有,那么孩子很可能具有讨好型人格,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他们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很高。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那么讨好型人格带来的心理创伤,就是他们患病的根源之一。
在现行的精神科诊断标准中,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并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个诊断。这是大众根据这一类人群的性格特点而起的俗称。
但是,《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的依赖型人格障碍与讨好型人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过度需要他人照顾,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以至于顺从、依附、并害怕离开别人。它与“讨好型人格”相似的特征有以下3条:
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难以表示不同的意见
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一段密切的人际关系结束时,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不过,如果从心理根源的角度分析,依赖性人格障碍和“讨好型人格”存在很大区别。
依赖型人格障碍主要源于没有他人的帮助就无法独立生活的自我感知。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生存能力很弱,如果失去别人的帮助和照顾的话,就没法生活下去,所以必须用顺从、讨好来换取物质上的照顾。
而“讨好型人格”主要于心理上、情感上的依赖,通常源于叠加性心理创伤和过度夸奖。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
在长期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的情况下,个体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够好,是自己的错。如果他们还经常因为“听话、懂事”受到过度夸奖,两者结合,就很容易形成讨好心理。
这既是为了得到外界认可,也是为了保持别人心目中的“听话”形象。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他们也容易过分内归因,把人际冲突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
另外,“讨好型人格”往往也不具备人格障碍的3个基本特征(缺乏同理心,缺乏自我反省能力,行为超出社会规范)。
为了预防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父母要先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避免简单、幼稚化的教育,别总是要求孩子听话、懂事、顺从父母。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很容易习惯性地压抑真实感受和想法,甚至认为自己的负性情绪和反抗意识是罪恶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顺从身边的人。
越是被要求听话的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的风险就越高,在人际关系中被不公平对待的可能性也越大。比如因为表现得软弱、顺从,更容易遭受到校园欺凌,被当做软柿子来捏,形成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还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容易遭到PUA。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那父母如何预防,避免女儿遭到“渣男”伤害呢?
第一,父亲要与女儿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女儿在爱与温暖下长大,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变得自信、理性,不容易被“渣男”的花言巧语、小恩小惠所忽悠。
第二,父母要了解PUA的套路“反PUA”的知识,引导女儿识别“渣男”。
一般来说,“渣男”惯用的PUA手段主要分为4步:
1、建立美好的虚假“人设”,吸引女生的倾心;
2、找到女生的错误,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不断放大及攻击,击溃她们的理性防线,令其内疚、自责;
3、利用恶性手段威胁、恐吓,让其恐惧;
4、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并通过软磨硬泡达到目的。
即使没有被PUA,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人也容易在情感中失去理智,对不合适的恋爱对象死心塌地,无法及时止损。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人格特点,虽然会受到成长经历各时期、各方面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希望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
尤其在幼年、儿童时期,父母应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给予共情、倾听,再积极地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独立人格与思想。当孩子真正自信,三观积极,自然就不会一味讨好别人,迷失自我。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
你是否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 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下性格特征? 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害怕别人讨厌自己; 不懂得理性拒绝别人的要求,刻意迎合别人; 善于察言观色,一感觉对方不高兴,父母需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讨好型人格.就忍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这样一张PPT. 是北大教授徐凯文,关于大学生自杀
代差社交焦虑: 你是长辈,所以我有压力 我们面对年纪大一点的人,如何才能帮到青少年?总有一种不同年代的感觉,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青少年在面对我们时,也同样出现了一种代差社交焦虑.这个概念是我基于大量咨询面谈的发现提炼出来的.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个小视频很火,是教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情况,视频中提到“要保护孩子的向师性,不要让孩子和老师对立”等观点,比如告诉孩子:“老师批评你,是因为喜欢你,认为你有进步空间!”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被批评?
当我们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幅幅,满眼泪花的孩子无比委屈,无比恐惧的向大人道歉的画面,以期许获得大人的认可和原谅时,不知道,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感觉.我们弱小的孩子,是需要一步步妥协和讨好才能在父母身边找到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吗?我们的孩子,有时,父母欠
未成年人纹身背后的原因 未成年人纹身的原因与
01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写作业?家长们开始自己辅导孩子的作业.然而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是抓狂的. 有父母说,我孩子总是拖拉,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写作业?晚上写完作业都是半夜了,又要催促他快点睡觉,睡眠时间严重不够,影响他第二天
01, 以爱为名的情感勒索 所谓的情感勒索,即有人利用你的同情,愧疚心理,对你进行心理操控,对你作用的对象可能是你的父母,家人,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在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中认为进行情感勒索的方式主要有二分法,把责任推给孩子,联合阵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