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对气温、湿度与气压的急剧变化更为敏感,所以秋季来临,广大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更要注意防范。同时,广大朋友们也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秋季哪些精神疾病容易发作?
1、抑郁症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天气转凉,阴雨天气等容易让人情趣低落、过度悲伤,比较容易造成抑郁症的复发。
2、焦虑症
“枯藤老树昏鸦”。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焦躁不安,对于焦虑症患者更是如此,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引起焦虑症的复发。
3、精神分裂症
“日日思秋凉未归,尚有老虎发余威”。秋季既有“秋老虎”,又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天气多变,容易使人的思维变得敏感,对于伴有失眠、焦虑症状的患者更容易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秋季如何预防精神心理疾病复发?
01适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在真正进入秋季后,患者朋友们一方面要积极锻炼增加自己抗寒、抗病能力,多晒太阳,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增减衣物,老话说的“春捂秋冻”是有益身体健康的。
02实时关注异样行为,发现复发症状
在秋季,很多以抑郁症为主的精神类疾病中,往往在复发前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怪异行为或状态,如失眠、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疲乏、心悸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烦躁易怒、焦虑忧郁等情绪障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怪异、言语杂乱、动作增多等行为障碍,这时候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就要引起一定的注意了。
03保持良好心态,关注情绪变化
在秋季,更多的还需要去注意一下患者的情绪或者是心态变化。在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中,秋冬季的环境变化,萧瑟的环境很容易让患者出现悲观失望,肝气郁结,情志不畅的现象。
04保证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对抗抑郁情绪。患者睡前半小时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用脑,更不能带着忧虑上床,适当喝点儿牛奶、燕麦粥等有助于睡眠。
05合理膳食
入秋之后,天气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这也是人们产生秋燥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精神障碍患者在秋天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等蔬菜,以及梨、葡萄等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精神疾病复发怎么办?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已经进入了精神疾病复发的高峰阶段,有些患者的病情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作,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过精神疾病史,那么,需要提高警惕了,若发现其行为有何异常,请尽快到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做到早治疗、早干预,避免加重病情!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及家属来说,不管是秋季还是其他季节,都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和实时关注。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活动由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崔萑主讲,崔老师以“如何创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为课程内容,从家及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序位、如何让家庭成员更和谐三个方面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加深认识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家庭成员的影响等内容,围绕家庭教
美丽人生从“心”开始——菱湖三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阳光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菱湖三中开展了美丽人生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定西讯 8月26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暨东西部科技协作帮扶公益项目在安定区启动。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副秘书长马晓晖出席会议并宣布项目启动。
科研院校与医疗机构深入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增进健康福祉.7月9日,济宁医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在青岛正阳心理医院举行,双方还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 出席签约揭牌仪式的有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党总支书记黄广传,行为医学研究
为呵护残疾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月27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高邮镇残联邀请高邮市天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水部楼残疾人之家,大淖残疾人之家组织开展了端午粽香飘,助残情意浓残疾人心理疏导服务活动,40名残疾人朋友参与活动. 活动中,心理
山东科技大学学校举办“心理主播驾到”心理知识短视频大赛,活动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征集参赛作品近百份,比赛以“疫情下的心理应对”“压力调节”“人际沟通技巧” 为主题。
放松了一个暑假的孩子们,终于要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开学之际,如何有意识地给自己创造一个心理缓冲期,更好适应新学期呢?本报邀请了实验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平潭一中心理健康教师陈琳,为广大学生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