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疫情是否有好转?家人的身体是否还好?儿子在外打工应该没事吧!”。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罪犯对家人的担忧。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不少罪犯出现紧张、烦躁、自卑、失眠等症状。为了及时化解罪犯因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消除罪犯的紧张、焦虑情绪,六盘水监狱结合罪犯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开出了“四味药方”。
第一味药:情绪疏导
前不久民警在巡查时发现,四监区罪犯徐某经常在监室里来回踱步,表现出十分忧虑和紧张的样子,经谈话了解到,罪犯徐某快要刑满释放了,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他感觉前景渺茫,出狱后不知道去哪里!
其实,罪犯的心理问题多数是憋出来的,心理疏导是教育改造的传家宝,罪犯出狱前反应出的这种焦虑情绪更需要倾听和疏导,民警小杨对徐某出现的恐慌和对家人的担忧,抽丝剥茧般地一点点解开徐某的心结,打开了他的心灵的窗户。民警小杨说:“人总会遇到心中的那道坎,这时候最需要有人倾听,帮助他们直面过去,笑对将来,不能让他们带着思想包袱出狱。”
第二味药:放松训练
为了减轻罪犯的心理压力和对疫情的恐慌,让罪犯静下心来好好改造,六盘水监狱通过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的方式,在罪犯中开展广播体操、青春舞和健康操等系列活动,让罪犯的紧张心理得到舒展和松弛。三监区的罪犯刘某在参加青春舞、健康操的活动后说到:“因疫情影响,监区警官在教育日带领我们学跳健康操,在学跳过程中,既有互动交流,又有警官讲解舞蹈动作和作具体示范。每当音乐响起时,我们随着警官摆动双手,虽然肢体动作略有不协调,但是大家在一起活动,氛围十分轻松,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第三味药:故事宣讲
疫情期间,六盘水监狱结合当前罪犯的心理特点,在罪犯中开展“一周一主题”的教育宣讲活动,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罪犯体会到抗疫英雄的大爱无疆、不怕牺牲和勇往直前的忘我精神。同时,民警还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罪犯感受到监狱警官逆向而上,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一监区罪犯李某说:“这场战疫,让我感受到了‘逆行者’的伟大,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给我们带来的无尽温暖和关怀,我作为祖国的一员,没有理由不爱我的国家。”
第四味药:情怀引导
为提高罪犯改造意识。六盘水监狱结合当前疫情实际,以流动课堂的形式分别在各监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强化罪犯的情怀引导。教育活动中,民警用精辟语言,生动的防疫故事,深入浅出地为罪犯阐述了党和国家抗击疫情的坚决信心和决心,介绍了全国疫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畅谈疫情一线医务工作者、社会志愿者、驰援工作队不惧风险,挺身而出,舍身忘死的动人事迹,引导罪犯树立一种爱国情怀、担责情怀、感恩情怀。通过教育,五监区罪犯陈某说:“之前总担心疫情会蔓延到我们身边,听了这堂课后,让我了解到疫情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后,消除了我对疫情的担扰和不必要的恐慌心理,我一定会在警官的教诲下,加速改造,不负‘逆行者’们的担当和付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