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是参保人员的“救命钱”,管好用好至关重要。
为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就医的获得感、安全感和体验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医疗乱象发生,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今年,我市医保部门创新使用“互联网+实时监控+人脸识别”模式,不断改进精神病类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和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方法,有效破解病人及其家属知情难、医院内部管理难和医保基金监管调查取证难等难题,实现患者、医院、医保基金使用安全三方共赢。
截至目前,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钦州心家精神病医院已安装使用监控及刷脸设备,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灵山康亿精神病医院、浦北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采购相应设备。
实时监控 家属“看得见”
秋日暖阳下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周边树木葱郁,显得格外静谧,院内病患诊疗、交费、取药,秩序井然。前来探亲的患者家属张先生满脸笑容,连声说道:“三医院真是公开透明,我好放心!”
张先生的“放心”,得益于该院前不久投入使用的24小时实时监控设备。张先生坦言,由于精神病医院的特殊性,患者家属不能进院陪护,对患者在院期间饮食起居和治疗情况全然不知,让人有一些担心,“以前,他吃得怎么样,有没有睡好,做了哪些治疗,我们家属都不知道。现在,医院装上了监控,他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可以看见,自然也就放心了。”
作为一家民营精神专科医院,钦州心家精神病医院同样安装使用了该套监控设备。是日下午,患者家属黄女士细细浏览该院生物反馈治疗室的监控视频后,感慨地说:“通过医院的监控视频,我看到了我弟,知道他很配合医生的治疗,情况越来越好了。刚刚,他还安慰我、叫我放心,把他放在这里治疗,我实在太安心了!”
诊疗刷脸 医院“放得开”
“这个是就诊登记系统,患者进场治疗和治疗结束时,都要拍照检测,记录就诊卡号、就诊人、身份证号等信息。”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五区脑电治疗室,该院副院长凌洁介绍道。而据了解,类似这样的“刷脸”设备,在该院每个治疗室均已安装并使用。
凌洁说,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后,患者所有治疗都是公开透明的,也是有据可查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诊疗对不上人、漏诊疗等问题。此外,患者家属可以查看刷脸记录,了解其亲属在院治疗期间所接受的诊疗项目、时长及过程,“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更放心地把病患交给我们,我们也能放开手脚去做相应治疗了。”
钦州心家精神病医院院长黄玉萍表示,对于医院引进的一些脑波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很多家属都表示不理解,认为医院乱收费、瞎治疗,“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全程监控患者诊疗过程,患者家属可以随时看到我们做了哪些项目,有什么效果,信任随之增加,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方便院内安全管理。”
动态监管 部门“管得住”
事实上,实时监控也好,诊疗刷脸也罢,都是今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着力破解医保基金监管难题,守住参保人员“救命钱”的一个缩影。
今年,针对我市精神病类医疗机构中存在的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现象,我市医保部门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各县(区)医保部门和市、县医保定点精神病类医疗机构实地调研,详细了解精神病类医疗机构在诊疗、用药和收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制定专项工作整改落实方案,不断改进医保监管方式和医疗行为监管方法,确保医保基金更加安全有效使用,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的身体健康。
市医保局副局长黄德明表示,建立起医院、医保动态监管模式,即相关医疗机构采用“每月一报”的方式,将刷脸记录单和视频监控截时段推送到医保部门,医保部门通过后台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随时掌握医保基金使用情况,避免医疗机构通过虚构医疗服务套取医保基金。
“我们将在精神病类医疗机构试点基础上,将‘互联网+实时监控+人脸识别’模式向全市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铺开,切实解决监管中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关键部门的监管问题,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果,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可持续运行,把医保‘救命钱’用在刀刃上。”黄德明说。
为认真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吉林市船营区残联康复部在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评估活动,全区共筛查611名有服药需求的残疾人.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船营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现场在各个检查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严防辖区精神障碍患者侵害他人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发生.博望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走访摸排工作. 走访中,我分局派出所民警耐心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交谈,详细询问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因,生活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患者治疗,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麒麟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组到沿江街道,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健康体检,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精防专干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和
近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残联举办了精神残疾综合防治康复技术培训班.全县残联专干和社区专职委员共计120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将开展为期3天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特邀请了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病卫生中心两名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会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府办发〔2015〕34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诊断工作,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长通街道下午开展筛查活动. 此次筛查由长通街道负责筛选疑似
为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服务工作,天长市医保局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政策. 一是优化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流程,由到医保中心窗口现场办证改为通过医保微信工作群在线上不见面办. 二是缩短非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办理时限,由原来的
为加强青岗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增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2023年1月29日,青岗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联合辖区派出所、中心卫生院对精神障碍既往三级以上患者王某进行了入户走访。
为提高双百社工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建设一支懂政策,精专业,善服务的助残双百社工队伍,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5月8日,唐家湾镇在镇政府3号楼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双百工程赋能培训第一期社会工作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