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原本应该教会孩子的逻辑应该是:
这件事情对我们是有助益的,所以我们要去执行,因为我们能变得更好。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
可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能够迅速的让孩子服从。父母往往给孩子传递了另外一种逻辑。这种逻辑让孩子们感觉,自己身负重任,就像一个背了巨额贷款的还款人。而还款的期限,是一生。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人生~为了弥补他们的牺牲~所以我们理所应当要成为父母让我们成为的人。这样的逻辑,让原本就艰难的人生变得更加承重。
那么,我们真的亏欠我们的父母么?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但是唯一的共性,就是我们都曾经与原生家庭挣扎过。
由于从小的模仿和基因,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是并没有自我概念的存在,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甚至我们在成年之前都很难有独立的人格。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情绪表达,大概率都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学习到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不仅仅是外表,我们的很多东西都和父母很相似。我们就如同一面镜子,这是获得生命以后,我们的第一种心理体验。
我们和父母的链接非常的强烈,甚至在某种层面上讲,我们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是他们的产品。这是很多我国父母潜意识里最难承认的一点,他们不肯承认这一点,因为如果他们承认了,那么他们就不够完美了。
以前我去泰国旅行,有幸拜见过泰国的僧王,僧王告诉我,这个世界也许有很多的神,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你也许可以有很多的信仰,但是你有一个唯一的神,就是你的父母。这就是所谓的创世者理论了。
因为就我国的亲子关系来说,这种关系的纠缠更加的紧密,因为我国的父母,天然性的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他们认为教育子女,抚养长大,并不是真正的一种道德义务,而是一种神圣的牺牲。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人生,牺牲了自己的选择的多样性,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一切。
我们都说父母之爱无私,完完全全是一种奉献精神在驱动,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够辩驳,因为这是一个事实。那么,如果父母之爱是无私的,那么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努力的给自己的子女渗透一种负债人心态呢?
为什么很多父母会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灌输一种你欠我们很多的意识呢?这不是和奉献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的么?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的焦虑。
他们焦虑孩子会长大,会了解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他们焦虑我们长大后会在世俗中看到父母的缺点和不完美,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会意识到原来那个我生命的主宰者也存在着很多缺点,原来父母也会做错误的决定,会意识到,我们的神也是普通不过的人。
他们惧怕的是丧失孩子对他们的天然敬畏感,他们害怕孩子与他们对抗。他们害怕对抗后的失败,他们害怕孤独带来的悲伤。
这些焦虑存在在很多父母的潜意识中,挥之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父母都恐惧孩子青春期到来的原因,因为孩子心理断奶阶段的到来,势必会挑战父母的权威,而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冲动的,不理性的,盲目的。他们很惧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要和他们对抗而作出错误的决定,也许因为这些矛盾的累积,他们甚至会失去孩子对他们的爱戴。
但是令我们的家长们最担忧的是:他们怕自己的孩子走向歧途。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
让孩子们觉得欠着孩子们的心理的背面,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是害怕孩子们忤逆自己以后,选择了一条他们认为不正确的路以后,父母内心的愧疚……
而这种愧疚感,会让父母们痛苦。没有人愿意愧疚。
我们的一生里很多决定都是我们的父母帮我做的。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考虑了很多,他们有一套他们认为对的模式。他们希望我们能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那样行走,因为这样父母才会有安全感。
我这么说不是为了重伤父母的感受,而恰恰是因为父母的这种自以为正确的指导,让我们忽略了我们自己想成为谁。我们是谁?
我们不是父母的影子,我们是完整的,新的一个人,我们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方向,这一点父母无法控制。
我们回想那些争吵里父母对我们说的话。他们会控制关于你的电话,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会控制你的决定,会无武断的告诉你你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会骂你不够优秀不够争气。
但欠这个字,对应的是还。也许父母并不是是想要你还她任何。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但父母就是会一直重申你欠他们很多,他们付出太多。
原因只是他们怕你长大的太快。怕你没有那么爱他们。没有那么尊敬他们了。他们怕失去你。所以父母才会在无私的爱面前,强行加强欠,这个沉重的砝码那么父母的行为对么?
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我只能说,他们采取的方式是错误的,甚至是有些许极端的,他们对你的压力越大,越是说明他们意识到你长大了……世界上没有父母执照,这是不需要通过的考试。所以没有人知道怎么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或者母亲。
在现代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没有人知道怎么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没有知道怎么面对,孩子慢慢长大。以及逐渐脱离自己的生活圈拥有自己的生活圈这件事情。你不能因此责怪你的家人。
你是他们孩子,所以你有未来照顾他们的义务,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你是他们的孩子,所以你有保护他们的责任。
但是,你不亏欠他们任何。
权利义务责任,都是对等的,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这不等于亏欠。你不该背上如此沉重的枷锁,事实上,你的父母也并不是真的觉得你欠着他们的,他们只是希望你能听他们的话而已。
但是你是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温柔的化解这些生活中的矛盾的。
1、改变你的态度对你的父母在温柔一些,不仅仅是听话,而是温柔,比如母亲节给她送一束花,父亲节给他买一条领带。在父母很累的时候给他们做按摩,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手机里记下你父母的生日。也许他们对你看起来不太友好,可能他们没有那么宠爱你,他们对你专横对你武断。
但是,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我希望你能在愤怒之前微笑,在激动之前冷静。当你学会温柔的对待你的家人的时候,他们会感觉,你长大也许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他们的焦虑感会减少,他们对你的控制欲自然也会减少,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抛弃年迈的他们,你要学会去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2、学会沟通
沟通是亲子之间最难的问题,因为不沟通,信息不对称。你肯定会和你的母亲有矛盾,她不理解你,你也不懂她。
这种矛盾就会日积月累。你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就是你要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的去面对矛盾。
我希望作为子女能心平气和的和父母谈一谈,认真的告诉他们你的诉求,哪些地方你觉得可以稍作让步,那些地方你觉得他们可以稍作妥协。理性的,成熟的和他们沟通。而不是靠嘶吼和争吵。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他们如果不听,你也许可以采取写下来的方式,他们如果不愿意谈,你也许可以尝试着一点点的说,但无论如何,不要争吵和哭泣,这只会让他们更加伤心,也更加担心你。
3、坦诚相见
我们真的亏欠父母吗?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你需要去观察你的父母,他们的优点缺点,你要学会了解到他们并没有那么全知全能。认识到父母也会犯错,谅解他们的不足,是我们长大的第一步。
然后,你不用隐藏你真实的个性,不用假装你是一个听话的小孩,你需要坦诚的面对你的父母,让他们也接受你的优秀和不足。让他们接受真实的你,这样你在家里面才不会充满着压力和焦虑。欠,是一个很沉重的很让人难受的词语,好像是涂在斑驳老墙上的油漆上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随着身体发育的加快,青春期的到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叛逆心理?孩子的思维也开始完善,开始思考自己,思考未来与人生.同时,他们会面临很多不解与困惑. 此时,渴望独立的他们本能地开始摆脱这些困惑,于是,他们顶撞,反抗父母与老师,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出现与以往不
最近几年,鸡娃现象愈演愈烈. 这7个小贴士请爸妈收好~网上有这么个段子:谷爱凌刚在冬奥会摘金,海淀家长已经给自家小孩安排上了滑雪教练,买齐了滑雪用具 这个故事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这7个小贴士请爸妈收好~但也反映出一些家长迫切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愿望.那么在
01,对家人的态度,是你的风水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家人都可以恶语相向,那他对待外人再怎么恭敬,也不可能是真心的. 反之,如果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把家人放在心上,对待家人的态度,是最真实的人品.那他们的人品一定不会差,因为善待家人的人,同样也会善待朋友. 曾
如何化解父母的控制欲? 什么是控制型父母? 1. 直接控制它是一种公开的, 如何化解父母的控制欲? 具体的,甚至赤裸裸的控制.包含威胁,恐吓和羞辱,以及贬低. 比如: 按我说的做,如何化解父母的控制欲?否则我不会再理你!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再也不给你钱花!如果
对于妈妈而言,孩子的坏与不听话只在于他没有遵从自己的意愿,你那么想要听话的孩子,后来怎样了呢?并不在他不懂事.毕竟,听话和懂事明理不同,前者注重顺从,后者注重沟通与理解.孩子听话父母安心了,可省心之后呢? 平日,孩子一不听话就被骂的声音常萦绕耳边.孩子
小时候没有和父母亲近过的人,长大后也难以和父母亲近,这并非自私和凉薄,而是有内在的心理原因的. 父母想跟你亲近,抱怨你不亲近他们,你想亲近他们却又害怕他们亲近,这是一种亲密关系障碍. 作为孩子的你需要与父母亲近时,抗拒与父母亲近,怎么办?却被冷漠对待,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难道就无解吗?全世界会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妇女人口.我国的更年期女性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7. 提到更年期,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难道就无解吗?我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暴脾气中年妇女的形象.面对更年期中的
作为父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中,是否也存在着无法言说的误解?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深思的主题.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关系中摸爬滚打,也在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更在关系中丰盈内在的自我. 01,为什么这份爱不能言说? 回忆和父母的关系,似乎在父辈那里很少提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