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受到很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普遍关注,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健康根基在家庭,重点在学校,支撑在社会。为此,我们倡议:
第一,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家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很多真实案例和大量科学研究都证实,温暖有爱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他们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更能促进孩子积极上进和自我管理。倡导家长克服攀比心理、降低过高期望,管理焦虑心态、摒弃粗暴做法,给予充分尊重、减少过度控制。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理念,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耐心指出问题,用言传身教和正面引导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倡导家长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用充满爱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描绘一生发展的底色。
第二,创设有爱、有趣、有成就感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成长乐园。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倡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的进步,多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用有爱、有趣、有成就感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理想信念、求知欲和希望感。学校要尊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保障休息和睡眠时间。开足开好体育美育课程,增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构建协同、合作的服务网络,让全社会都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构建教育、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密切协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从发现、干预到治疗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社会各方面都树立关心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拥有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树立科学应对心理疾病的意识,减少病耻感,共同搭建好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网。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盼,是亿万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愿。让我们行动起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搭建家校医社协同合作的服务网络,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成才,拥有幸福的人生!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2024年3月18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