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建强师资,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把关人”
学校是预防和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场所,教师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北城小学党委书记张淑琴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仍然不足,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也令人担忧。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新时代,如何加强师资建设,提质心理健康教育?
在陕西省大荔县第二实验小学,在“让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宗旨下,学校组建了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牵头、全校优秀班主任参与的心理教育团队,定期开展心理课程教研,目标是让全校师生在学心理、懂心理等各个环节中健康成长。
教师要配齐,并予以激励,是一种鲜明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认为,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与标准,对标对表配齐配足专业队伍。同时,培育兼职队伍,结合评奖评优政策给予专兼职教师工作激励,结合实际制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晋级晋升的考核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建议,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须认真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学习、进修、培训、交流等活动,以此提高专业化水平。
精研课程,让心理健康课丰富多元、喜闻乐见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等。
如今,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以入学、升级和毕业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赏识、激励、生命教育和学科融合为主要特色的“成长动力营”,已经成为学生“激扬生命活力”的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该校副校长窦延丽对记者表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衔接不足、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还需解决。她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并制定各学段衔接的教材和课程体系,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在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也发现,大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复,针对性、层次性和专业性不足。对此,他认为,应加快建设体系健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操作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看来,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尽管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但缺乏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尤其值得关注的重要原因。他建议,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资源,面对青少年人格成长形成阶段的心理需求,开发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撑的人格塑造系统。
强化协同,凝聚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大合力
2月21日,春节之后教育部的首次会议是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提出,要凝聚多部门、多系统合力共同治理,家校医社携手守护心理健康。
在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学校,班主任经常和外出务工的学生父母交流,提醒他们多给孩子陪伴,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广西开通网上家长学校,推出“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微课”,开展全员“大家访”活动,不定期在家长群讲授心理疏导、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内容……
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开展心理健康协同育人,代表委员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家庭层面,“要放平心态,理性设置期望值。家长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规律,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说。
在社会层面,要加大社会资源的支撑力度。“可以开设菜单化定制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如在社区开办‘隔代教育’主题讲座,将学生心理健康、生涯发展融入家庭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具体指导。”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建议。
联合其他部门,加快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机制也很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建议:“委托公安网警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网上巡察机制,将预警发现线索第一时间推送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干预。”(本报记者 张赟芳 梁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