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摸清底数,精准开展宣教。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为抓手,深化未成年人帮扶工作、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充分发动社区儿童主任、网格员、楼组长、热心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开展辖区困难未成年人信息摸排工作,深入了解困难儿童学习、生活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有针对性的对生活困难儿童、残疾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关爱,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截至目前,线上慰问困难儿童7次,入户走访慰问10次,对儿童主任职责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活动4次,赋能履职培训3次,并对辖区的2名孤儿、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名重点困境儿童建立儿童档案。
二是提高宣传力度,培育良好氛围。以学校、公园、游乐场等青少年及家长的重点活动场所为主阵地,通过组织宣讲、悬挂标语、张贴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防火、防溺水、禁毒、反校园霸凌、安全教育等知识的宣传工作,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管控能力。目前已发放宣传材料1300余份,实现辖区17个社区全覆盖。举办“戏剧+议事”家庭议事会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家长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倾听沟通技巧,培育温馨、和睦、健康、有爱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是打造公益课堂,关爱儿童成长。鼓励引导社区积极构建优质教育圈,联合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教育机构等单位,围绕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知识普及等主题开设公益课堂,初步编织起由社区、企业、学校等多方节点构成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目前已开设200余期课程,使4200余名青少年在“家门口”获得了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家长和未成年人分别建立“父母研习社”“德润学堂”等微课堂,设立“心语心慰心理辅导课”“儿童嘉年华”等课程,积极开展应用戏剧改善校园欺凌、“心的希望·爱的传播”小丸子心理健康剧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亲子沟通讲座等活动,提供未成年人情绪压力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常态化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办微课堂40余期,服务辖区儿童1000余名。(智远街道 李沛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