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当日,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联合举办心理健康科普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科学守护、科学应对孩子“心灵感冒”。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和全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能力已刻不容缓。”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防治所所长段大平表示:“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守护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科学引导。”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却很大。”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张宝琴介绍,当下,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考试焦虑、学习疲惫、烦恼、抑郁情绪、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这些心理问题跟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也跟处理不好情绪有关系。举例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产生叛逆态度;有的孩子会过度敏感,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情绪变化很大;有的孩子常常陷入自卑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的来说,孩子们面临许多压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欠缺,这就格外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孩子,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
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张宝琴建议:不妨尝试一下“STOP技术”,这一方式可以帮助青少年在负面情绪袭来时,保持时刻觉察,不断修正自我,做情绪的主人。具体来说,“S”是停止,即当愤怒、焦虑等情绪骤然来袭时,先给情绪刹个车、叫停它。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给自己点时间和空间,冷静一下。“T”是呼吸:是在情绪刹车后先做三个深呼吸。注意力随着深呼吸从负面情绪转移到一呼一吸中来的时候,那种不舒服的情绪状态会有所缓解。“O”是觉察:是把自己和自我感觉分开,剥离情绪和负面评价。试着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觉察、体会、接受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情绪。“P”是继续:此时,如果当事者放慢语速、降低音量,对方往往也会被你影响,不知不觉对方的语速语调也可能降下来了,原来的冲突也缓和了,就不会再因为冲动做出后悔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