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讯“孩子们,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最后就能像愚公一样,移走大山,取得胜利!”9月24日,德兴市海口镇黄渡村的孩子们像之前每个周末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童心港湾。青年志愿者毛女士为孩子们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共青团德兴市委积极盘活人才、社会、组织“三类资源”,激发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内生动力。
盘活人才资源,打造青年发展“生态圈”。选好“领头雁”,按照“1+2+3”的方式优化团市委班子结构,即配备1名专职书记、2名专职副书记、1名挂职副书记、2名兼职副书记、招募1名青少年事务工作者,团干部力量增幅达167%。建强“脊梁骨”,召集返乡大学生200余人投身志愿服务及机关单位锻炼,持续为基层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筑牢“压舱石”,广泛提名经济、农业、文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作为德兴市青联委员,充分联动发挥各界人才优势。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拥有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者、教育专家等12人的专家志愿者队伍,为青少年提供“一对一”的热线咨询、线下咨询等专业服务。
盘活社会资源,拓宽共建共享“辐射圈”。积极与广东省海鸥文教基金会联系,出资30余万元建设了龙头山乡希望小学综合教学楼,每年为该校捐资捐物达3万余元。主动与南昌海关、德兴市公安局等15家爱心单位联系,在全市建立了15个童心港湾,为每个点每年提供不少于2万元的经费。成功举办“共青春·齐出彩”彩虹跑活动,吸引1000余名青年干部群众参加。与鼎鼎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合作举办电商培训班,至今已开设班次5期,覆盖创业青年1200余人次。
盘活组织资源,构建整体联动“核心圈”。启动“两新”组织团建“百日攻坚”行动,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新建“两新”团组织187个,联系社会团员近600人。按照青年业缘、地缘、趣缘分布和实际需求,组建共青团主导的团办青年社团3个,广泛建设网上青年社群100余个,逐步构建区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与团的基层组织有效互动的基层组织格局,将全市63家单位纳入共青团整体工作格局,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持续跟进各部门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推进情况。(方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天笑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衍鹤两位专家,分别以“心理压力与调试技巧”和“飞扬青春,点燃活力”为主题,以全县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学生为目标受众,讲授了工作压力的管理方法和多种自我调试的技巧。两位专家凭借多年的心理咨询
高三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在教学质量检测后学生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灰心、自我怀疑、无助等心理状态。为了引导高三学子以恰当的视角看待社会比较,找到自身闪光点,认识到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9月18日-9月22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徐梦琨、
近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3月20日,沙洋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召开。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干部,各中小学校分管领导、专兼职心育教师、城区骨干班主任等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为了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心理调试和保健能力,持续做细做实关心关爱工作,11月23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双节来临之际,为关爱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设街道海东社区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援助举措。
身体赋能,关爱教师强身健体。教体局与卫健部门等联动,做好教师定期体检、便捷就医、公益问诊等,举办“如何正确发声”“如何科学锻炼”等健康大讲堂,为教师个人定制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开展2023“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乐至县校园,特邀成都
本网讯 通讯员丁晨 周林 9月开学以来,安陆市木梓乡王店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