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积极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路径,筑牢社区基础,采取“建、转、并”等形式,连续两年被国家纳入精神健康同伴支持及社区精神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创新“1+2+3+4”工作思路
建立一支队伍,强化人才支持。整合社区干部、民警、精防医生、民政和残疾专干及家属组成精神关爱小组,确保“应康尽康”。统筹二元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城区以康复会所为中心,辐射站点下沉社区;农村以卫生中心为基点,康复团队深入乡镇服务,送康复到“家门口”。运用三类资源,确保持续推进。充分利用专业机构资源,在全市9个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设置康复会所,9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增加精神康复功能;充分利用专业人员资源,协调精神科医生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充分利用服务阵地资源,整合各类闲置资源改造社区康复站10个,服务覆盖全市街道总数的40%。探索四种服务,促进提质增效。采取定人包片服务,站点配置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护士、辅导员、社工及同伴支持等提供定点服务;采取同伴支持服务,评估康复较好者为其他患者提供支持服务;采取家园康复服务,培育康复意识,变站点为患者之家;采取辅助就业服务,分小组就业、过渡就业、辅助就业、独立就业四类,分类实行带领就业、兼职就业、协助就业、自行就业。全市累计对接再就业岗位20个,459人次实现过渡就业,开展服务项目10个,培训110场,培训2621人次,参与服务18134人次。
“同伴支持”温暖“康复之家”
“现在工作人员把社区站点钥匙交给我保管,我觉得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对以后的康复之路也更加有信心”同伴支持患者W莉每天第一个到站点,做卫生,打开水,负责考勤工作,参与管理事务,为其他康复同伴提供多类服务,每个月可获2000元左右报酬,在站解决就业问题。患者Z通过康复走进企业,成为了企业的中层干部。为了方便患者S参加康复,家人在康复站附近租房陪伴,自从S在站点就业后,家人不用租房陪伴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一个个站点逐渐变成了患者们的“庇护”工厂,成为了他们的温暖的“家”。
在社区康复站,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里不仅有精心安排的画画、唱歌,跳操、包饺子,户外郊游、社交康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进步。“没来站点之前,一个人在家里,没有正常社交,自我封闭,情绪总是不稳定”到了站点参加康复,患者M结交了很多朋友,建立了自信,“这里给了我家的温暖”。
为认真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吉林市船营区残联康复部在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评估活动,全区共筛查611名有服药需求的残疾人.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船营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现场在各个检查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严防辖区精神障碍患者侵害他人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发生.博望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走访摸排工作. 走访中,我分局派出所民警耐心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交谈,详细询问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因,生活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患者治疗,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麒麟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组到沿江街道,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健康体检,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精防专干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和
近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残联举办了精神残疾综合防治康复技术培训班.全县残联专干和社区专职委员共计120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将开展为期3天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特邀请了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病卫生中心两名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会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府办发〔2015〕34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诊断工作,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长通街道下午开展筛查活动. 此次筛查由长通街道负责筛选疑似
为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服务工作,天长市医保局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政策. 一是优化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流程,由到医保中心窗口现场办证改为通过医保微信工作群在线上不见面办. 二是缩短非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办理时限,由原来的
为加强青岗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增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2023年1月29日,青岗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联合辖区派出所、中心卫生院对精神障碍既往三级以上患者王某进行了入户走访。
为提高双百社工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建设一支懂政策,精专业,善服务的助残双百社工队伍,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5月8日,唐家湾镇在镇政府3号楼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双百工程赋能培训第一期社会工作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