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秉持社会治安体系建设与人文关怀体制配套实施基本原则,紧扣社会治安不断向好与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主线,坚持帮扶救助与稳控管理相结合,不断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全机制促保障,协调联动强合力
一是完善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出台《宜良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稳控和救治救助工作方案》《宜良县关于加强TSQT服务管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宜良的工作方案》,搭建公安、卫健、民政等9部门以及8个乡镇街道各司其职的综合救助体系,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严重精神病患者救治服务工作作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赢取民心向背的政府工程一体推进。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增进工作质效。为及时研判工作形势,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宜良县原则上每季度开展工作调度,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并根据工作实际,适时组织力量实地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打通部门信息壁垒,要求必须见人、见事、见措施、见效果,扎实推动共商研判机制落地见效。三是强化责任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宜良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稳控和救治救助工作方案》,明确底数摸排核查与救助管控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
二、选好配强建队伍,对标要求抓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抓统筹。结合“四个专项”行动成立县级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指挥部,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指挥长,设办公室在县综治中心,从卫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班实体化运行,县卫健局牵头县残联、妇联、民政等部门组成专门工作组加强保障,乡镇(街道)比照县级指挥部组建专班运行。二是强化督导抓落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临时组建由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县公安局局长及县法院院长任督导小组组长的督导检查专班,定期不定期到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今年由县级领导带队联合开展督导检查2次,组织其他力量开展督促检查4次。三是强化监管抓成效。宜良县坚持管理服务同推进的工作理念,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跟踪管理,截至目前,在册患者1936人(3—5级患者36人),报告患病率为5.48‰(指标4.0‰),管理率95.55%(指标90%),规范管理率89.02%(指标80%),在册患者服药率87.16%(指标80%),规律服药率71.59%(指标60%),各项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公安列管86人全部落实稳控措施。
三、破题破局敢担当,勇于创新解难题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拓宽普通困难患者就医渠道。针对一般困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压力大的问题,我县由县平安办牵头,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职能中涉及精神疾病救助的所有条目,形成服务手册,整合低保、医保、以奖代补、司法救助、临时救济、残疾人补助、公租房补贴等13项服务政策,以“菜单式”服务,让患者最大限度了解相关政策,享受政策。二是探索定向捐赠,解决特殊困难患者就医困难。针对特殊贫困患者,积极研究定向捐赠资金举措,成立专门救助基金,资金定向用于困难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定向捐赠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及爱心人士,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定向捐款,制定《宜良县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定向捐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资金管理。目前接收到捐款2次共计279988.96元,完成9人次救助(人均2000元)计18000元,余261988.96元。自救助基金设立以来,全县各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力量深入患者家中查现实状态、查管控情况、查安全隐患,告知救助范围、告知救助热线、告知救助渠道,全面宣传救助政策,共送医患者136名,对21名患者减免费用,患者经有效救治后,15人回归社会找到工作,全县连续三年肇事肇祸零发生。三是加大排查走访力度,消除系统在册之外的监管盲区。针对部分患者家属顾忌精神障碍患者“标签”会影响其婚恋、就业等正常生活,不愿就诊确认从而导致管理困难等问题,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疏导家属监护人情绪,帮助消除顾虑,同步落实好公安派出所、村(社区)监管稳控责任,落实病理性醉酒精神病人家属禁酒监管责任。
四、强化专门力量保障,突出行业救助优势
一是发挥公安部门治安管理职能作用。依托公安“情指勤督舆”,对患者风险综合研判,在重大赛会节日期间,提前将高风险患者送医,日常接到求助时,民警联动关爱帮扶小组上门强制送医,第一时间排除隐患。二是发挥医疗机构专业优势。两家专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患者一律先救治、再交费,卫健、医保综合运用13项政策,为患者减免费用,红十字会按照管理流程,运用救助基金兜底保障,财政、医保落实以奖代补,确保在家居住及出院患者服药治疗。
三是发挥综治“一张网”协同作用。发挥综治网格员吹哨报告责任,压紧压实乡镇(街道)卫生院、公安派出所、信访、司法及综治办首办责任,通过“全链条”服务,实现“逼着送”向“主动送”转变,达成排查零遗漏、管控零死角、救助零障碍、服务零距离、肇祸零发生、舆情零炒作“六零”目标,成效得到普遍认可,切实让人民群众安心、党委政府放心。
为认真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吉林市船营区残联康复部在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评估活动,全区共筛查611名有服药需求的残疾人.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船营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现场在各个检查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严防辖区精神障碍患者侵害他人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发生.博望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走访摸排工作. 走访中,我分局派出所民警耐心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交谈,详细询问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因,生活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患者治疗,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麒麟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组到沿江街道,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健康体检,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精防专干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和
近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残联举办了精神残疾综合防治康复技术培训班.全县残联专干和社区专职委员共计120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将开展为期3天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特邀请了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病卫生中心两名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会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府办发〔2015〕34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诊断工作,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长通街道下午开展筛查活动. 此次筛查由长通街道负责筛选疑似
为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服务工作,天长市医保局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政策. 一是优化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流程,由到医保中心窗口现场办证改为通过医保微信工作群在线上不见面办. 二是缩短非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办理时限,由原来的
为加强青岗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增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2023年1月29日,青岗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联合辖区派出所、中心卫生院对精神障碍既往三级以上患者王某进行了入户走访。
为提高双百社工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建设一支懂政策,精专业,善服务的助残双百社工队伍,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5月8日,唐家湾镇在镇政府3号楼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双百工程赋能培训第一期社会工作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