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刚刚毕业的陈平周“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对这份工作有了深入了解后,他发现:“在治病救人上,精神专科医生大有可为。”
在陈平周从业的31年间,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精神病医院数量显著增多,并不断完善、健全,初步形成城乡精神卫生医疗模式。如今担任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的他,依然秉持着当年的想法:“希望更多有志青年扎根精神医学事业。”这是他的期盼,也是他对精神疾病防治事业的展望。
“误打误撞”结缘精神科
“高考那时觉得,我念理科,今后出来当老师吧。”1984年,汕头大学医学院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每个县的报考生里调剂十几个人服从专业分配,陈平周就是其中一个。
学成毕业后,陈平周陪同学一起到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面试。当时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精神医学家、汕头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伍正谊教授亲自把关,只招一人,结果陈平周被看中。就这样,陈平周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副院长郑少雄是陈平周当时的临床带教老师。“我记得有一名青年海员,有一天在病区突然病情发作,不肯吃药,一边跑,一边打人,还要回家。我刚毕业不久,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整个人傻站在那,不知所措。”当时郑少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处置、安抚患者,让陈平周印象深刻。
“首先是认识到疾病的危险性,其次是医生的敬业精神,然后也觉得病人太可怜了。铮铮的汉子,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遭此不幸。如果不坚持治疗的话,可能一生就毁了。”慢慢地,随着对疾病的更深入了解,陈平周觉得,救治精神疾病患者也是医者的责任,精神专科医生大有可为。
1997年,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业务能力优秀,陈平周升任第三病区主任,掌管病区内的医疗、教学、科研、医德医风教育和行政工作,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病区主任,一干就是20年。
带领托管医院创下佳绩
2017年9月,陈平周被外派到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医联体单位——普宁仁德精神病医院任院长,主持该院的全面工作,从筹建到正式营业,以及日常各项院务工作。
依托“公托私”托管办医模式,在普宁仁德精神病医院工作期间,陈平周坚持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四化”管理模式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依靠医院本部的专家资源优势,提升托管医院在当地的口碑,并注重精神专科医院文化建设。
依法执业和医疗安全,是民营医院生存发展的保障。围绕这两条主线,陈平周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坚决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排查严重躯体疾病患者,以确保医疗安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定期组织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加强院感管理及医疗废物管理,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救治工作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医保管理,及时掌握医保第三方的审核反馈;加强院内人员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能力。
正式开业两年后,普宁仁德精神病医院逐步开设了3个病区,每个病区约收治50名患者,没有出现一起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该院成为广东省医院协会精神病院管理分会民营医院学组副主委单位。2019年8月,广东省卫健委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称赞该院为“揭阳地区最好的精神病医院、广东省最好的民营精神病医院之一”。
忧心精神专科人才紧缺
深入临床一线多年,从普通医生到科主任,再到基层私立医院担任院长,然后回到医院本部,看到的越多,陈平周越忧心精神专科医学人才紧缺的问题。
“从前身在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是省级公立三级医院,只知道这个领域普遍人才缺乏,但真正到了基层医联体单位,才切身体会到匮乏的程度,我和同事亲自面试,没有人来。精神科医学生没毕业就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被预定了。那么,基层怎么办?”陈平周说。
据2019年初发布的我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显示,将痴呆除外,六大类精神障碍,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的加权终身患病率为16.6%,加权12个月患病率为9.3%,也就是说,中国有超过1亿人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
以抑郁症为例,作为心理障碍最常见的疾病,根据我国人口基数进行估算,抑郁症患病人数达2940万人。但是目前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仅9.5%,治疗率仅6.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得到治疗。
目前我国每10万人中,专业精神科护士及医师分别为5.13名及2.13名,相较于韩国“13.66名及5.79名”、日本“83.81名及11.87名”,相差甚远,且资源分布不均,多集中在较发达城市。
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等轻型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公众也逐渐对精神疾病有了改观,能主观意愿寻求医生帮助的患者越来越多,就诊需求越来越大。
“同儿科医生紧缺一样,我国目前精神科医生的数量同样面临巨大缺口。随着焦虑症、抑郁症等轻型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精神科医学人才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陈平周感到担忧。他说,多年前他认为“当精神专科医生大有可为”,在今天情况更是如此,“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加入,立志为祖国的精神医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今年6月,陈平周被调回任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分管医疗、护理和医保工作。接下来,除了大力推动院内九大专科建设,他还将加强亚专科建设和团队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快心身医学科、双相障碍科、儿少成长中心等学科建设。
为认真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吉林市船营区残联康复部在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评估活动,全区共筛查611名有服药需求的残疾人.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船营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现场在各个检查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严防辖区精神障碍患者侵害他人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发生.博望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走访摸排工作. 走访中,我分局派出所民警耐心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交谈,详细询问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因,生活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规范患者治疗,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麒麟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组到沿江街道,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健康体检,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精防专干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和
近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残联举办了精神残疾综合防治康复技术培训班.全县残联专干和社区专职委员共计120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将开展为期3天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特邀请了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病卫生中心两名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会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府办发〔2015〕34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诊断工作,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长通街道下午开展筛查活动. 此次筛查由长通街道负责筛选疑似
为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服务工作,天长市医保局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政策. 一是优化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流程,由到医保中心窗口现场办证改为通过医保微信工作群在线上不见面办. 二是缩短非重性精神障碍慢性病申报办理时限,由原来的
为加强青岗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增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2023年1月29日,青岗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联合辖区派出所、中心卫生院对精神障碍既往三级以上患者王某进行了入户走访。
为提高双百社工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建设一支懂政策,精专业,善服务的助残双百社工队伍,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5月8日,唐家湾镇在镇政府3号楼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双百工程赋能培训第一期社会工作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