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这条消息引起热议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医师昨日辟谣称,年收入12万元是高收入人群纯属谣言。可这条被辟谣的消息,已经触及中国中产人士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折射出他们的焦虑。
中产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但在中国,年收入12万左右的人群可以称之为中产。在收入方面,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15元,与之相比,12万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同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85038元,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71269元,深圳市职工平均工资81036元,与12万相差不远。但中产的标准,绝非只有收入这一维度,他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在中国,年收入12万左右大多符合这一标准,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追求生活质量,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可当“要加税”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说,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年收入12万其实只能做一个“月光族”或者是“刚够活命”。在深圳,有人算账,年收入12万不但“月光”,而且每月还会欠232.7元的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名列世界前茅。而在二、三线城市,年收入12万的人过得怎么样,也是冷暖自知。在昆明,此前有人算过,仅子女小学开学的花费,最多的就高达10万元。无论是房价还是子女的教育,生活成本都居高不下,都是中产的压力来源。我们当然不能说他们奢侈,因为如果以贫困户的生活水准要求中产,那么中产就不能称之为中产了。
不得不说,此次“要加税”谣言引起的反弹之强,恰恰证明了中国中产人士的神经敏感而又脆弱。要知道,无论12万还是20万,如果对这一水平线上的群体加税,他们都必须承受,这将成为他们的另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因为面对税收,他们没法像那些年收入更高的富人一样,选择移民,用脚投票。如果真如谣言所说,对年收入12万以上群体的中产“加税”,这当然不会夸张到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中产愈焦虑,情况愈糟糕。
中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中产完全沦落为蝇营狗苟,为稻梁谋。我们的改革是无法推进的,我们的法治建设进程也会相应迟滞。因为,如果中产只关注自己的钱袋子,那么,他们就会固守自己的利益而不敢改变、不敢冒险、不敢创新;如果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为其他人遇到的不公而发声,万马齐喑。
此前,有新闻称,因为高房价,深圳有很多的人才流失。这些人已经开始在城市间选择用脚投票了。实际上,在一些城市中,中产的神经,已经不能用敏感、脆弱来形容了,他们的焦虑很可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如今之计,非但不应当盯着中产的口袋,反倒是应当让他们减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去消费,去振兴经济;让他们去关心社会事件,改良制度,实现法治。我们现在所担心的,不是“年收入12万要加税”是真的,而是社会与政府没有看到的中产焦虑。
【今起火车票开车前30分可网购 网友叹上车时间紧】5月6日起,乘客只要不晚于所乘坐列车开车前30分钟,均可通过12306网站和客户端购票.不少人对此表示支持,也有人担忧:能买不等于买得上,重点还是要有余票.而买到票后30分钟内取票,安检,上车时间太紧张. 网友热门
【喝酒喝出神经
在门诊当中,出现厌食症和整容上瘾的病人不在少数,而且90%以上是女性,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强迫症了,如果继续恶化就会患上一种叫‘躯体变形障碍’的病。
莫名其妙地悲伤、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近日,刚刚当妈妈一个多月的小张性格大变。她总是心情低落,郁郁寡欢,对世界充满敌意,对生活失去兴致,有时甚至不想活了,想带着刚刚出生的孩子一起去死
爷爷奶奶外出干活,年仅2岁的男童在家由妈妈带着,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孩子就被开水烫伤,后抢救无效身亡。之后,孩子母亲去派出所自首。今天,记者从孩子叔叔处得知,孩子已于9日下葬,但家人还没从悲痛中缓过来。
18岁的叶诗文血乳酸值就一直偏低,身体开始容易疲劳,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她这两年的训练质量,与之同时叶诗文在这两年也是一无所获,与此同时西方媒体羡慕嫉妒恨,甚至诋毁小叶子在2012年前后游出了“不正常”的成绩,肯定使用了兴奋剂的言论,对于年少成名之后
“现在家里电话一响,我这心就揪揪着,陌生号码更是一个也不敢接。”遭遇电信诈骗1年后,52岁的市民闫女士的“后遗症”越发严重。
情绪消沉、闷闷不乐、悲伤欲绝、自卑厌世......这通常是人们对抑郁症的印象。然而,《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最新刊文称,青少年抑郁症前兆未必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萎靡,而是焦虑易怒,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出现的无端发脾气、暴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