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真烂漫,很难跟抑郁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儿童抑郁症很常见,只不过不一定像成人患者那样出现情绪低落的表现,而会出现各种异常的行为——整天打游戏、离家出走、用文具自残等。自2005年起,在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国内各大精神专科医院都会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今年的活动上,医师提醒,有的孩子以为跳楼之后会像电脑游戏那样“满血复活”,殊不知现实世界的生命只有一次。
病例:
父亲去世诱发“儿童抑郁症”
波波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经常和同学们吵架、打架,一次被老师批评后说“不想活”了,用教室的窗帘把自己脖子勒住要上吊,之后又爬上窗户和楼顶坐着欲跳楼。妈妈带他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广东省精神病学学会副主委、该科主任医师关念红了解到,波波在6岁时爸爸死于车祸,之后爷爷奶奶和妈妈反目争家产,他就变得郁郁寡欢,经常睡眠不好。妈妈要去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他逐渐觉得孤单烦躁,觉得“活得没意思”。最后波波被诊断为儿童抑郁症。
表现:
抑郁儿童常出现行为异常
儿童抑郁症非常常见。据国外的研究,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千分之4~20,也有研究称儿童和青少年之中有8%出现抑郁问题。如果家族有抑郁症病史,孩子抑郁的风险较高。加拿大精神健康协会表示,一方父母有抑郁,孩子经历抑郁的机会增加25%;双方父母都有抑郁,这个数字上升到75%。在就诊时,家族病史是医师诊疗的重要参考。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协会建议父母们一定要将儿童的以下表现告诉精神科医师:拒绝进食、慢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对拒绝极度敏感、饮食和睡眠的习惯突然改变、玩死亡等主题的病态游戏等。关念红介绍,儿童抑郁症状更多以行为表现出来,表现跟成人不一样。她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不愿意上学,上学了违纪打架不听管教,在家什么都不想干,只是整天打游戏,很晚也不睡觉,还自己说“很烦”,甚至离家出走等,就可能有儿童抑郁症。
自杀:
把生命当游戏容易出危险
抑郁症最大的危险是自杀,儿童抑郁症也是如此。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数据,4%的9岁以下儿童曾有过自杀的念头。针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杀概率较小,抑郁后多表现为哭闹、畏缩、胆怯、非常依赖父母等。小学高年级或更大的孩子发生自杀的较多,原因可能是他们对生命缺乏理解——有的孩子以为生命好像打游戏,死了还可以满血复活,或者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在被别人说一下、产生矛盾之后,就选择轻生,常见的方式为跳楼。还有的大孩子在抑郁后出现自残行为,如拿尺子划伤自己,或者用笔戳伤自己。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有没有伤痕,发现异常应及时看医师。她提醒,家长在家庭有变故或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时,要多点关心陪伴孩子;发现孩子有明显的情绪问题或扬言“很烦”、“不想活”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特别要告诉孩子:“世界上并没有‘复活丹’或‘生血草’,让生命再来一次的。”
治疗:
药物、家庭、心理等多管齐下
相比成人的抑郁症,儿童抑郁症在治疗上受到较多限制。目前成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对儿童的远期影响还不清楚。药物治疗往往是儿童抑郁症的最后不得已的方法。就目前研究还未发现抗抑郁药物会影响儿童发育,但医师引述《柳叶刀》的近期研究称,各种抗抑郁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急性期抑郁疗效整体不佳,而心理治疗的疗效也不好。尽管如此,她仍建议对儿童抑郁症患者实施药物、家庭、心理的综合治疗。给孩子变换环境也可能奏效,例如让在学校受到欺凌的孩子转学。
【今起火车票开车前30分可网购 网友叹上车时间紧】5月6日起,乘客只要不晚于所乘坐列车开车前30分钟,均可通过12306网站和客户端购票.不少人对此表示支持,也有人担忧:能买不等于买得上,重点还是要有余票.而买到票后30分钟内取票,安检,上车时间太紧张. 网友热门
【喝酒喝出神经
在门诊当中,出现厌食症和整容上瘾的病人不在少数,而且90%以上是女性,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强迫症了,如果继续恶化就会患上一种叫‘躯体变形障碍’的病。
莫名其妙地悲伤、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近日,刚刚当妈妈一个多月的小张性格大变。她总是心情低落,郁郁寡欢,对世界充满敌意,对生活失去兴致,有时甚至不想活了,想带着刚刚出生的孩子一起去死
爷爷奶奶外出干活,年仅2岁的男童在家由妈妈带着,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孩子就被开水烫伤,后抢救无效身亡。之后,孩子母亲去派出所自首。今天,记者从孩子叔叔处得知,孩子已于9日下葬,但家人还没从悲痛中缓过来。
18岁的叶诗文血乳酸值就一直偏低,身体开始容易疲劳,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她这两年的训练质量,与之同时叶诗文在这两年也是一无所获,与此同时西方媒体羡慕嫉妒恨,甚至诋毁小叶子在2012年前后游出了“不正常”的成绩,肯定使用了兴奋剂的言论,对于年少成名之后
“现在家里电话一响,我这心就揪揪着,陌生号码更是一个也不敢接。”遭遇电信诈骗1年后,52岁的市民闫女士的“后遗症”越发严重。
情绪消沉、闷闷不乐、悲伤欲绝、自卑厌世......这通常是人们对抑郁症的印象。然而,《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最新刊文称,青少年抑郁症前兆未必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萎靡,而是焦虑易怒,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出现的无端发脾气、暴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