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咨询: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个特别爱发火的人,有时候没什么大事,都会暴跳如雷。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工作、家庭中,都特别的努力,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过后又后悔。自己也挺纳闷,自己为什么这么大的火气?该怎么调试自己呢?
青岛安宁医院心理医师心理分析:
很大一部分爱发火的人都比较压抑,像你也是这种情况。自己每次发完火都会自责,认为自己不应该发那么大的火,可是到了下一次,他们又会暴跳如雷。这是怎么回事呢?
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医师解读为什么总是想要发火
首先,一般这样的人不接纳自己,平时倾向于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避免自己发火。但是事实恰好相反,他们对于情绪越压抑越压抑不住,越注意越有注意不到的地方,于是他们认为自己注意的还不够,再进一步压抑和注意,然后再压抑不住再发火,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待情绪的理念就有问题,不是疏导情绪,而是拥堵情绪,结果情绪越积越多,火也越发越大。
其次,像这样的人,他们发火很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发火,也就是他们不接纳人类共有的攻击性,认为攻击性是魔鬼,必须斩草除根,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恰巧是反的。因为只有接纳攻击性,允许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攻击,才不会把情绪积攒到不能再积攒时大发脾气。如果按照李先生的做法,其结果不是消灭了攻击性,而是使攻击的能量积攒起来,变成恶毒的情绪,反倒使攻击性真的成为魔鬼。
最后就是像你这样的人,很可能经常感到不被重视、不被关注、被忽略、被侵犯,别人一些细微的话语和举动,都会非常敏感。首先是自己感到了上述情绪,才激起了自己满腔怒火,不发无以为快。其实,别人很多话都是无意的,并不是要威胁自己或者侵犯自己,但自己却解读为自己内心的意思,于是发很大的脾气,在别人看来就是:“有时候没什么大事,他都会暴跳如雷。”
第四,像你的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说与他们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家庭环境就是忽视他们、否定他们、不在意他们的,那他们就会积攒起很大怒火,这些怒火到成年以后变成他们人际关系中很大的问题。
那么,像容易发火的人,如何做才能调试自己呢?
首先是人们要注意在平时,需要更加接纳自己和宽容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允许自己适当的表达攻击性,随时给心理能量一个疏导的通道,这样才不会攒起一堆情绪再发一场大脾气。
还有就是个人要学会与人交流,多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别人是否真的不在意自己、不重视自己,经过这些核实,能够使他更加现实和理性,很多无名火就会减少。
最后就是个人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在事业和生活中更加努力,这样,一些“怀才不遇”式的怒火才能转化成事业和生活中的动力,并且在工作中被间接宣泄掉,当他们能够取得一定成就而受人敬仰时,他们的怒火自然会减少。
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医师介绍,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想要发火的人,要注意及时疏导个人的情绪,同时要注意多接纳自己和宽容自己,要注意学会与人交流,同时个人在平时注意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怒火转化为事业或者是生活的动力等。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情绪心理的问题,都可以点击在线医师和专业的医师进行交流,或者是拨打电话:0532-58977120。为了朋友们更方便的咨询,您也可以加QQ:799097579。祝您幸福。
文章标题拼音:qingdaoshixinlizixunzhongxinzhuanjiajieduweishenmezongshixiangyaofahuo
心理咨询和去医院看病,一个相同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去看病,还是心理咨询,前提都是来访者的身体或者心理出现了一定的症状,而且都是来访者本人觉得自己某些地方不对劲,于是去医院看病,或者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我们是无法替别人来做心理咨询的,因为咨询师需要从来访者当下的状态、情绪、信念等多个角度对来访者进行了解。咨询师不适合给朋友和家人做咨询。心理咨询发生效果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明确的咨访关系
一般性心理问题要得到较好的改善并在咨询结束后继续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多集中在30个小时以上的咨询案例上。所以如果希望有更好的咨询效果,一般建议至少连续三个疗程的咨询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混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在大众的感觉里,这两种职业似乎是一回事,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差不多可以算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对人的潜意识进行工作,都是以谈话的方式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
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良好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产生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做好孩子自己要学习,而非家长强迫孩子学习。
网瘾成为广大青少年面临的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家长在孩子上网之初就开始心理干预,就有很大可能预防孩子上网成瘾。但是如果家庭教育无法起到作用,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专业的青岛心理医师建议大家,在想要离婚之后,一定要想明白,离婚就能够消除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吗?难道现在的婚姻已经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吗?同时要注意考虑到自己离婚后真的会过得好吗?
医师提醒各位儿女,生活中应该多加关心父亲的身心健康,要让父亲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自然就会来到身边。